施一公的清华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错误论文怎么办?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蚤大 于 2009-07-21, 09:13:38:

学者王志明 发表于2009-7-21 10:50:36
查看评论:14 │ 浏览:2376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必填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必填
推荐理由:

科技刊物
施一公的清华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错误论文怎么办?
这是方舟子7月7号发表在新语丝新到资料上的文章题目。我在把它转载到我的博客时重新起名为:施一公的清华团队在Science发表的论文错了吗?

在那篇博文下,我是这样答复评论以表明立场的:

“不是他们圈内的人是不好判断对错。现在Miller是说Shi错了,接下来就看Shi如何答复,或者他们圈内其他人的意见了...”

像Miller和Shi这个量级的,我相信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谁对谁错。

7月20号,方舟子又在新语丝发新到资料,“Science最新发表的论文证明施一公的Science论文的确错了”:

“7月16日Science网站发表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Eric Gouaux实验室
(同样属“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HHMI)的一篇论文,该论文以较高的分辨率解析出了ApcT蛋白质晶体结构。这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功能与施一公解析的AdiC相似,通过比较两个蛋白质晶体结构,Gouaux论文的观点与Miller在Nature发表的论文的结论一样,认为施一公的晶体结构搞错了一圈,导致许多氨基酸残基,包括一些关键的氨基酸残基,都不在正确的位置上。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a Na+ Independent Amino Acid Transporter
Paul L. Shaffer, April Goehring, Aruna Shankaranarayanan, and Eric
Gouaux Published online July 16 2009; 10.1126/science.1176088 (Science
Express Reports) ”

bridgeneer在我的上篇博文下评论说”这件事,施一公很可能会丢分,但很多华人很丢份“

我的答复是:“施一公是否会丢分呢?也许吧。但是,即使他这次错了,他也没有造假。学术论文,这样的错误比比皆是,后人总要纠正前人的错误,再被后后人纠正。只是这一次来得快了点,才显得有戏剧性。虚拟的网络背后有真实的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大家该是丢分,还是丢份,都是文责自负。"

发表了这种错误论文怎么办呢?

我的一位学术同行也曾经犯过这类的错误。他一篇发表在Phys. Rev. Lett.的文章,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但是后来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他当时提出的结构模型是错误的。他从来没有公开承认,但应该也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因为他曾经共同署名和他当年模型相左的文章。在一次关乎他的学术前途的重要答辩中,据说他还是坚持了自己当年的模型。他在Science和 Nature上的另外两篇文章,都比较玄,有人怀疑他比密立根还密立根地选择报道数据。结果呢?尽管他在我们这个领域的学术贡献很大,却也只好选择出走他国再寻发展。少数知根知底的人看到这里,可能会猜到我说的是谁了。他不是中国人,相信我的这个博文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但是因为当事人现在仍然活跃在学术圈,而且他也和我很熟,我不想更多人知道他的名字,以免产生任何可能的负面影响。如果这里出现当事人的名字,我就会马上删除相关评论。

这样一个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或许会对发表了这种错误论文的作者们有实实在在的参考价值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4722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