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鸡的封号、命运与哲学

    孙勇进

  如果要从古人堆里推举出消闲文化的第一大天才、奇才、大宗师,那么这人
很可能是李渔。一部《闲情偶寄》,举凡饮食、玩好、园艺、居室、词曲等,无
所不包。李渔本人则被看作一位有才华的戏曲作者,小说家,和美食家。

  《闲情偶记》里专篇谈到了吃,但这位聪明绝顶的江南人在谈吃的时候,还
喜欢谈道德。比如他说,蔬菜里面让人吃了满口芬芳的是香椿头,而葱蒜韭则让
人满口乃至肠胃发出秽气,可是偏偏爱吃葱蒜韭的人多,爱吃香椿头的少,为什
么呢?是因香椿头虽香,可是淡,葱蒜韭虽臭,然而浓,“浓则为时所争尚,甘
受其秽而不辞;淡则为世所共遗,自荐其香而弗受”,这仅仅是在说蔬菜吗?真
是令人感叹。

  再有萝卜,吃后打嗝,也惹人生厌。但李渔认为它和葱蒜等又有所不同,萝
卜这东西,生吃味大,熟吃没事。这就象有些人,你和它很生分时,觉得象是小
人,接触长了,熟了,就发现他也还算是个君子,就有些小的缺点也可以宽恕了,
于是李渔宽恕了萝卜,照食不误。还有芥,陈者绝佳,老而弥辣,菜里拌了它的
汁,再去吃,便如聆正人君子之谠论,“困者为之起倦闷者为之豁禁”,为食中
之爽味,所以李渔声明,芥末他是每食必备。

  书中也谈到了肉食。介绍了猪羊之后,该是牛犬,但只提了下名目,没提如
何吃它。因为牛和狗对人有功,劝人戒吃牛肉、狗肉还劝不过来,怎还忍心谈它
的吃法?李渔在他的小说《奉先楼》中也提到了这点,人吃牛肉、狗肉是忘恩负
义,甚于杀人,如果不吃,则可以“资冥福”、“免阳灾”,小说中还专门讲了
一个秀才,一生不吃牛犬,所以兵荒马乱之后,不但自己捡了条性命,还一家团
圆。这倒不是李渔的首创,不吃牛犬,当时很多人信这个,叫做吃半斋。为什么
不吃全斋?李渔在小说里说了句实话:“在家之人,一向吃惯了嘴,看见肉食,
未免流涎”,“全斋不容易吃,倒不如吃个半斋,还可以熬长耐久。”吃半斋,
倒也算作中国人诸大发明中的一小发明,和君子远庖厨一样,既讲道德,又合于
中庸之道。

  接下来谈吃鸡。可是鸡也有报晓之功,为什么不在半斋的豁免之列呢?李渔
的解释是,鸡虽有功,但和牛犬不同,鸡的功劳是报晓,但是它报不报天都会亮,
而耕地、守院离了牛、狗就不行,所以鸡不在豁免之列。不过毕竟还有些功,因
此“烹饪之刑,似宜稍宽于鹅鸭。”但不知吃都吃了,烹饪之刑还怎么个宽法?
也许就是接下来所提到的“卵之有雄者,弗食;重不至斤外者,弗食”?但这话
总可疑心是出于美食和营养的考虑。况且,鸡的功劳纵然较牛犬稍逊,但至晚在
汉代,鸡便已经被认为具有了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
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一身而具五德,
也算是老牌的道德明星了,故此被人目为“德禽”。但是是德禽又能怎样呢?晚
清一本以诗词曲赋来写食谱的奇书《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一阕《踏莎行》
对德禽的命运做了相当明快的判决:

  “德禽觑脯,去牝炙牡,除毛洗净或烹煮。”

  其结局若此。身具五德,却难逃一烹,大抵还在于它的成本低、易饲养及美
味。从鸡的称号与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重伦理、讲道德,以及灵活变
通、左右逢源的处世艺术。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