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新年又放新卫星——评所谓的“DNA”计算机

bsSEU
一塌糊涂 BBS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国家,搞科学研究就如同2001年的Nasdaq,很多时候只需要凭一个
根本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就可以获得“XXX项目”的高额投资。据说这个国家英文名
里有一个“C”。

    虽然已经不是大跃进的时代了,但该放的卫星还是要时不时放一放,据说这样有助于
增强信心。果不其然,刚过2004年春节又一颗新卫星冉冉升起,它挂的横幅上写着“DNA计
算机”。

    所谓“DNA计算机”也叫“DNA Computing”,是Molecular Computing的一个分支。
最早提出DNA计算机构想的是Adleman(RSA算法的发明者之一),他于1994年写了篇名为
“Molecular computation of solutions to combinatorial problems”,发表于
Science杂志,此后一直到2000年,DNA计算机相关的论文一时间成为计算机学家和生物学
家研究的热点。但很遗憾,从提出想法到现在所谓的DNA 计算机一直只是试管中的玩物,
实在令人想象不出其取代电子计算机的可能性。据MIT 2003年出版的一本颇有权威的名为
“Molecular Computing”的书中所写:DNA computing still labors under a
preponderance of theory.Laboratory experiments have only explored the
nearest shoals.They will be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some
problems, and worse for others. In this way, I expect DNA computation
to complement rather than replace our current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不过后来我才明白,MIT的教授也不过尔尔,哪里比得上我们卖昂立口服液的上海交大呢?

    今天的网站和报纸上有条新闻很惹眼——上海交通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台“DNA计算机”
。乖乖,真是神速啊。记得去年联合申请“DNA计算机”项目的时候不过是2003年11月吧,
刚过了3个月人家就给研究出来了。我的佩服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发而不可收拾,就
是我改别人的论文也没这么快啊。

    让我们再看看新闻里是怎么写的:“据悉,这一DNA计算机是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
DNA计算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后完成的,其中包括用双色荧光标记对输入与输出分子进行同
时检测,用测序仪对自动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用磁珠表面反应法固化反应提高可控性
操作技术等,以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模拟电子计算机处理0,1信号的功能,并可能将
来通过计算芯片技术把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功能进行本质上的提升”。好玄妙阿,可仔细看
一看,所谓的什么“用双色荧光标记对输入与输出分子进行同时检测,用测序仪对自动运
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用磁珠表面反应法固化反应提高可控性操作技术等”不就是生物学
上的PCR测序方法么?此后的一句话也不过是将来的设想罢了,现在也没有做出来啊。

    虽然上面说“可能将来通过计算芯片技术把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功能进行本质上的提升
。”可下面一段又写“科学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DNA计算机可被用来开发新一代的基
因分型技术,处理基因组的信息,或用注入到人体内的DNA计算机进行基因治疗”,这不就
是说生物学里的基因序列匹配的应用么?说白了也就是计算机数据结构里的字符串匹配相
似,只不过采用PCR方法实现罢了。真是越读越糊涂,我实在看不出DNA计算机如何用到基
因序列匹配应用上去,莫不是所谓的“DNA计算机”只是将原有的PCR测序方法换了套新装?

    日本人研究科学,如同打井,一旦选择了一个课题就向下狠挖;而中国研究科学,却喜
欢跨学科联系,弄得热热闹闹的。我不知道哪一种方法更好,反正我知道日本出了几个诺
贝尔奖,而且其科研技术水平不次于美国。“DNA计算机研究组目前聚集了不同学科的研究
精英,紧锣密鼓地开展第一代DNA计算机和其他前沿产品等方面研究”,那好,但愿这颗卫
星将来也经常出来亮亮光,可别露一下头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了。 

(XYS200402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