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既已落魄,别再失魂
--评落魄书生《处女膜情结批判》

义成

   看了11/17落魄书生一文,认为他对男人的处女膜情结的来源和实质的分析有
道理,引用鲁迅的文章《我之节烈观》也很有说服力;但因此“那我就要公开宣
布,作为中国少数的几名男性的女权主义者,我一定要找一个非处女做我的老婆,
管她是受了某个男的骗也罢,她生性多情也罢,甚至做过妓女也无所谓。只要我
喜欢她,她也喜欢我,我都无所谓。让自己爱的人受处女膜破裂的痛楚,如果你
真的爱她,你受得了吗?至少我受不了”,却走向另一个极端。

    “苍蝇”叮“臭蛋”,“苍蝇”首先要负责任,但“臭蛋”也难辞其咎。

至于“只要我喜欢她,她也喜欢我,我都无所谓”,这种“喜欢”的程度如何?
喜欢的时效性如何?是从此终生不渝?还是跟着感觉走(有感觉就相合,没感觉
就拜拜)?或只是逢场作戏?

    方舟子在其随笔--爱是什么--中写着:“爱不是忍耐,不是仁慈,不是
不忌妒,不是不自夸。所有这一些只是个人的品格问题,与爱无关。没有爱照样
可以有这一些,有了爱未必有这一些。它们最多算是爱的副产物。爱什么都不是,
爱就是爱。是来自心灵深处最深沉的呼唤,是不顾一切相依相守的渴望,是刻骨
铭心永生难忘的想念,是千年一次不可再现的感觉。”然而却以“没有爱,从来
没有”结束。

    从古到今,对爱的诠释和理解多种多样。从字形和字义来分析,“爱”--字身:
受,被动承接。前缀:心,内感器官,司情绪认知。用心承受他人的用心,喜欢、
亲慕,宠,乐。从人的生存发展历史讲,盖人基于本能,需要安全,“不得不”
相互关心、协助、奉献,然后才能用心承受他人的用心。关心需要将彼此的心相
交连;协助需要了解对方的问题所在;奉献更需要牺牲自我的利益。

    人之初生,全赖感官接触世界,在其经验认知形成之前,绝对是唯物的。然而,
物质又是什么呢?除了维生之外,它也代表着一种讯息,这种讯息只有靠理性思
维,人才能认知理解。  感性是当前的、现实的,理性是开创的、无限的,自我
则居其中,调和鼎鼐。感性过重,将陷入漩涡,理性挂帅,则流于空洞,自我必
须兼顾彼此,权衡轻重,通过知性来沟通。感性又是相对的、含糊的,理性则属
验证的、分析的。不了解这些特性,经常追求一些似是而非的幻梦,更增人生的
迷茫。

    最常见的是,很多人全力追求“快乐”,却不愿接受“痛苦”的洗礼。殊不
知如同电磁场一般,快乐和痛苦只是两种不同的极性,互补互成,缺一不可。因
为当神经紧张,强度超过感觉阀时,对人的感受而言,即为痛苦。而神经由紧张
到松弛的刹那之间,人的感受称快乐,其目的是诱使人选择松弛的后果,以利生
存。观察动物的行径可知,当血液循环加速时,其肢体动作快速激烈,感官反应
灵活,呈现一种兴奋状态。这必须先有不利的环境刺激,激起了生存的本能反应。
不利的环境刺激导致痛苦的感受,因为痛苦,生理才会调集血液,以提高肌肉及
神经的反应效力。而这种状态对人而言,即是快乐,它其实是一种生理诱饵,予
人以求生的意志。因此,没有神经紧张的痛苦在前,就得不到血液冲击时的快乐。
而痛苦的程度,适与快乐的速度成正比,痛快一词,正是最佳的写照。

    爱的建立需要时间、谅解以及相互的奉献等多方面的条件,太轻易就能满足
的,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无踪。人所珍惜的,常是罕有的,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
肉体的愉悦如果没有爱,不会产生销魂蚀骨的感受。如果太重视肉体的欢愉,
就会人尽可交,即使有感情,也无法产生真正的爱。万一被情感牵连了,又没
有爱的基础,那种既不能分手,又不能幸福地相处,才是莫大的痛苦。

    男权主义的处女膜情结当然要批判,但不要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既称落
魄,别再失魂。

EMAIL:lu_guihua@hotmail.com

参考文章:
1 方舟子;爱是什么;
 http://www.xys2.org/fang/doc/essay/ai.txt
2 朱邦复;智能学九论(观念论和人性论)
 http://www.shuku.net/novels/zatan/zhinengxue/zhinengxue.html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