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看,让正牌儿作家批评了不是?

“...不胜悲痛。”
明白,此人已经不胜此痛了,这种状态下的精神可能不正常吧?

“我的心底经常徘徊着死的阴影,不知道自己会何时突然死亡,撞车、绝症、飞来横祸,或
者突然暴疾。”
小人常戚戚?!死亡威胁每个人,但“经常徘徊”的话是否可以考虑看看医生? 

“我只有震惊,好像应验在自己身上。”
震惊什么?“常常徘徊”应该不至于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了。

“我也祈祷自己能够活得长久一点。”
悲痛如此常萦于心,伤身啊。回家看看庄子的养生主,至少比祈祷有用得多,如此能多几年
“人味”。

“作为一个与朱海军先生道不同者,我对他的逝世也感到深切悲痛。”
不过要留些余地,将来道相同者丧时,若无以复加则不得其宜了。丧至亲时,若再不能加以
区别,那岂不悖天理,人伦?

“公允地看,他也不乏正义与激情,只是好像人文上不太注重,有时让人感到“没有人味”了。”
这“公允”二字不要轻易据为己有,自诩公允比自认偏激可要危险,有害得多了。
这“杂文家”用鼻子来判断人,让我“感到深切悲痛”,想到了死去的“大花”...

不过总的看来,此杂文家还是成功了,至少在网上跟大家混个脸儿熟,真是惠而不费。我本
来不知道中国当代的杂文家们的,现在此刘先生第一个闯入视野,天下哪有白白的悲痛?
(Moutian)


刘洪波泻这些假惺惺的文字为的是显示其人文素养?
他除了自认的所谓人文素养,还具备什么? 
(鹏归)


给他一说我倒糊涂了:人文究竟是什么东西?
难不成是罔顾事实,瞎发感慨,乱寄同情,滥加宽容? 
(碧声)

刘的人文可能是文人两个字颠倒一下就可以了:划清界限的时候挤几滴眼泪以示同情.
中庸的工夫当然是惧怕科学的中国文人们最拿手了. 
(鹏归)


杂文家刘洪波先生对朱海军先生的哀悼

近日访问青年话题,得朱海军先生噩耗,不胜悲痛。 
我的心底经常徘徊着死的阴影,不知道自己会何时突然死亡,撞车、绝症、飞来
横祸,或者突然暴疾。但是,我不曾想到朱海军会如此匆忙上路。我只有震惊,
好像应验在自己身上。他是那么有活力的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难道他真的是
要一下子把话说完好走吗? 
我从来不讳言与他的观点有很大差异,我感到他的许多文字都没有经过缜密的过
滤,思维的圆整,但我是佩服他的快捷与勤奋的。 
生命是如此短暂,如此无情。我无话可说。我只祈祷我的朋友们都能得到上帝的
眷顾。 
我也祈祷自己能够活得长久一点。然而朱海军,我们谁也没有办法把他唤回,他
的青春与他一堆说不清学理如何的创造,都停留下来,我想他在地底也不会安
息。 

作为一个与朱海军先生道不同者,我对他的逝世也感到深切悲痛。 
也看了方博士的一系列说法,感到科学主义很浓而人文素养有欠缺。公允地看,
他也不乏正义与激情,只是好像人文上不太注重,有时让人感到“没有人味”
了。 
刘洪波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